

之前有谣言说,杨柳絮是植物的精子,
那是扯淡的,杨柳絮其实是植物的种子。


杨树、柳树遍布全国,
但为什么只有北方一到时候就漫天飞絮呢?
这是因为北方为了阻挡沙尘暴和保护森林资源,
种植了大量的榆树、柳树和速生杨。
而南方的杨柳絮爆发期和雨季撞上了,
它们还没开始飞就被雨拍地上了。


杨柳絮乱窜其实隐患挺多的,
最常见的就是引起过敏反应。

而且它种子上的白色绒毛和花粉都是过敏原,
所以威力特别猛。

比过敏更厉害的是传播疾病,
杨柳絮的绒毛能携带感冒、肺炎、
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菌。
所以最近大家出门,一定要戴口罩。

正是因为杨柳絮能携带的特性,
电影《厨子戏子痞子》里,
设计了一个用杨柳絮传播霍乱解药的桥段。

但真相是,霍乱世消化道传染病,
治疗药物怎么也不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。

另外,杨柳絮里含有的油脂非常易燃,
所以,杨柳絮爆发的时候,
老司机们在户外用火一定要谨慎,
否则随时容易引发火灾。



其实,种柳树最疯狂的时候不是现在,
隋炀帝杨广为保护大运河堤坝,
丧心病狂地种了1300里柳树。

而且这个柳控还给柳树赐了国姓,
所以古代说的杨柳树,其实就是单指柳树。

柳树不仅能护堤,还能当陪练,

那时的贵族、兵士会把柳条插在地上,
然后骑着马射它,提高敏捷和命中率。

除了护堤和陪练,
柳树还因为强悍的繁殖和生存能力,
被匈奴、契丹这些人口稀少的游牧民族推崇,
这是一种生殖崇拜。




柳絮和棉絮差不多,为什么不用在纺织业呢?
后来才知道,杨柳絮纤维太短,
难加工又难收集,所以根本没有工业价值。

民众如何做好防护?
针对漫天飞絮,该如何做好防护?首先,百姓要尽量减少与杨柳絮的接触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外出戴口罩,戴上密封性好、能阻挡杨柳絮的口罩。然后,有些易感人群,尤其平时就对蔬菜、水果等食物有过敏反应的,要更加注意。要尽量减少外出,关好门窗,有条件的人可安装室内空气净化装置,以减少杨柳絮在室内的漂浮。再者,易感人群要对呼吸道、鼻腔进行清洗。在晚间或者白天,都可对鼻腔进行清洗,以减少鼻腔分泌物及鼻腔内的柳絮残留。


饮食上,该如何注意?
杨柳絮的一大特点是季节性,这个季节结束了,相关过敏症状也就缓解了。因此,预防此类状况,还可通过调节饮食等多种方式进行预防。
在饮食方面,有专家建议,易感人群要多补充维生素。平时多吃水果,三餐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,如小白菜、西红柿、胡萝卜等。在烹饪时,可以多放点生姜,能帮助减轻因过敏导致的身体炎症。此外,也可以准备一些姜糖,当零食吃,都能有效缓解过敏症状。